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,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!
首页
综合教育
教育问答
高考信息
软文投稿
用户协议
志愿填报
593个讨论,1个关注
A+
志愿填报
报考时,如何平衡兴趣、专业前景和学校实力?
没有找到相关结果
已邀请:
与内容相关的链接
提交
5 个回复
韬韬
赞同来自:
这个问题没有固定的答案,因为每个人的情况和需求都不同。以下是一些可以考虑的因素:
兴趣和职业目标:如果你对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有明确的认识,那么可以选择一个与你的兴趣和目标相关的专业,即使这个专业的所在学校并不是顶尖的学校。
学校的声誉和排名:如果你更注重学校的声誉和排名,那么可以选择一个排名较高的学校,即使这个学校可能没有你特别感兴趣的专业。
就业前景:如果你更注重就业前景,那么可以选择一个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,即使这个专业的所在学校并不是顶尖的学校。
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:如果你更注重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,那么可以选择一个教学质量较高、课程设置较好的专业,即使这个专业的所在学校并不是顶尖的学校。
半生风雪
赞同来自:
我认为在有限的分数下,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专业永远优先于学校,学校优先于地域。
对于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来说,地域和学校要优先于专业。专业地域和学校对一个家庭的影响还是很大的。下面针对几个常见的问题展开讨论。
1:选清北冷门专业还是华五热门专业,
2:选末流985还是强势211,
3:选末流211还是强势双非,可以做的选择是不一样的,我认为第一个问题选后者,华五的平台不容小觑,在某些领域可以单方面和清北构成竞争关系,这时候还是优先专业。第二个问题二者都可以选择,具体可以权衡地域等其他因素,如果同样是热门但比较大众化的专业,还是尽可能选地域不是那么亮眼的985,985的平台和资源要胜出地域带来的劣势。
第三个问题选后者。末流211的冷门专业很显然已经没有什么竞争力了就算是偏远地区的211的热门专业,和强势双非比起来的除了211的title 已经没有什么其他亮眼的地方了,其培养水平和升学院校层次并不尽如人意,这时候不如弃学校保专业。
以上是我的看法,欢迎大家讨论
停止跳动
赞同来自:
首先呢,如果你的分数有限,多数老师和专家倾向于建议你先选个好的学校,再考虑专业的事情。
为啥这么说呢?因为现在大学教育越来越标准化了,一个好学校能给你带来更多的资源和一个响亮的名字,对未来职业发展有好处。
再说了,你学的专业以后还可以根据兴趣或者市场需求调整嘛,但学校名字可就跟定你了。对于那些学习一般般或者更看重未来工作的同学,挑个合适的专业可能更重要一些。 像是那些以找工作为目的的职业培训课程,学的东西实用,对你们来说可能更合适。
所以啊,高考后大家通常会被建议先挑学校,再想专业的事。 接下来说说分数线。这个分数线可是你填志愿的重要参考标准哦。考得好的话,你就有更多挑选专业的余地;考得一般,那就得仔细考虑怎么利用好每一分了。 选专业的时候,一定要想想你的职业目标和兴趣爱好,因为这些会直接影响到你的未来。
别忘了,现在的就业市场也是多变的,选专业时得考虑一下毕业后好不好找工作。对于那些分数挺高的同学,我建议你们在选校和专业时保持开放的心态,可以考虑去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专业,或者是那些有特色的高校和专业。 要多方面考虑,综合自己的情况做出最佳选择!加油哦,未来的路还长着呢。
森绿
赞同来自:
作为一名教师,我每年都关注高考以及高考后的志愿填报,同时也比较关注一些比较热门的专业。 以前跟我关系比较好的学生,他高考后
会叫我给他一些意见或建议,所以对于高考后的志愿填报我比较了解,我说说我的建议。
1.了解录取规则。在填报前我们必须了解高校录取的规则,清楚所在省份的志愿填报模式及录取投档规则。
2.明确自身定位。根据高考成绩和本省位次表,确定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位置,(建议买一本志愿填报指南,里面记录的前几年的录取情况非常详细)。
3.根据成绩筛选。根据自己的成绩筛选符合要求的城市、
大学
及专业。比如总分是550分,就按上
➕
20分,下
➖
30分来筛选(520-570间),找到前三年的重合部分
4.把自己找到的合适的志愿进行排序。想要冲的志愿可以上加3-20分;稳一点的志愿上加3分,下减5分;保的志愿下减5-10分
5.查看招生章程。还要关注一下高校的录取规则(如分数优先、志愿优先等)、单科成绩要求、身体条件限制等。都符合才行
⚠
注意:要️谨慎选择是否服从调剂,服从调剂可增加录取机会,但可能会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。
⚠️
还要提醒的是,不要只追求名校、热门专业,不要仅凭学校或专业名称选择,还要考虑一下就业前景哦!
准风月谈
赞同来自:
中国专业众多,好专业的核心是 “好就业”,我一直坚持 “就业为王”。目前中国大学生对口就业率约 20%,对口就业指学该专业后从事相关行业,这意味着不到 30% 的毕业生能实现对口就业。
若学了专业却不从事相关行业,专业学习便失去意义。所以,好专业得能实现对口就业,且对应行业人才缺口大,能提供更好的晋升空间、待遇和收入。
好专业要分文理看,优先说理科 —— 中国理科生占比约 70%,文科生约 30%,且只有选 “物理 + 化学” 才算理科生。理科生最优选择是 “理工农医” 四大自然科学学科,这四类里对口就业率最高的是医学类专业,因此医学类是好专业,但仅指临床医学类、口腔医学类。医学含十几个方向,预防医学、基础医学、法医学等不算好专业。
身边不对口就业的人遍布各类专业,学机械、管理、药学的都可能不对口,但学临床的极少不对口。对理科生来说,临床、口腔等医学类专业,既是对口就业率最高的,也是就业稳定性最强的。
・第二点是 “工科为王”,我常跟家长提,有人会质疑,但 “工科为王” 的关键是国家在政策、资金上都大力支持工科发展。
看几组数据:工科第一强校清华大学,年办学及科研经费 383 亿元,且逐年递增,日均花费超 1 亿;哈尔滨工业大学(位于黑龙江,地方资金有限)年经费 195 亿元,主要来自国家(如工信部);西安交大 170 多亿元,东南大学 160 多亿元,甚至超过同省的南京大学(江苏公认最好大学)。东南大学经费超南大,正因它是工科强校。国家用资金证明对工科的推动,选专业应顺应趋势。
工科方向多,推荐按三个梯队选:
第一梯队(3 个专业,不分先后):计算机类、电子信息类、电气类。在我看来,这辈子都看不到这三类专业没落。选哪个,看孩子就业意向、需求及数学、物理基础优势。
第二梯队(2 个专业):
自动化类:本可进第一梯队,因学习内容杂(学计算机编程、电子信息通信、机械相关知识),故放第二梯队。
航空航天类:过去主要服务军工(民用航空空白,C919 近年才出现),现在民用飞行器行业发展快,加上国家提 “低空经济”(智能无人机配送、载人运输等),未来人才缺口大,故归第二梯队。
第三梯队(4 个专业):机械类、材料类、仪器仪表类(学 “光机电”,偏控制)、能源动力类。
机械类专业有争议,常被说 “生化环材四大天坑,机械土木两大护法”,但机械和土木没落原因不同:土木类确实不行了,因 15 - 20 年前靠大基建(公路、铁路、房地产)热门,现在行业规模大幅缩减,且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,建好的设施不会轻易拆,行业难复兴;机械类过去因中国是 “世界工厂”(代加工,缺核心技术)没落,现在国家推 “中国制造 2025”,向 “中国创造” 转型,机械是制造业基础,未来必然崛起,值得推荐。
材料类属 “四大天坑” 之一,但国家发展先进制造业(如新能源汽车需电池新材料、芯片需半导体材料),对新材料需求大,故也在第三梯队推荐之列。
其他工科专业不那么值得选,还需避开 “大基建及周边” 相关专业,如建筑学、土木工程、城乡规划学、风景园林学、环境科学与工程等。
相关问答
是专业重要还是学校重要?应该接受专业调剂吗?
成人学校有什么专业学校多少钱,专业和学校及收费
成人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可以报考心理治疗师吗?
浙江有小自考吗?浙江有小自考的学校吗
360分文科选什么专业
推荐内容
2024年高考628分,哪些顶尖大学在等你?优质学府推荐,一探究竟!
相关分类
最新问答
为了学费,读民办本科还是公办大专?
刚过本科线是读民办二本还是读专科?
不够本科分数线可以上本科么?有没有什么办法?
马上高考了,孩子想学法学,有好的大学推荐吗
华北电力大学的就业怎样?
西北工业大学航空航天类专业就业前景怎么样?
南京理工大学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哪个好?怎么选择?
电子科技大学和西北工业大学哪个实力更强?
读哈尔滨工业大学好找工作吗?有没有过来人分享一下?
能读985不读211,能读211不读双非,是真的吗?
5 个回复
韬韬
赞同来自:
兴趣和职业目标:如果你对自己的兴趣和职业目标有明确的认识,那么可以选择一个与你的兴趣和目标相关的专业,即使这个专业的所在学校并不是顶尖的学校。
学校的声誉和排名:如果你更注重学校的声誉和排名,那么可以选择一个排名较高的学校,即使这个学校可能没有你特别感兴趣的专业。
就业前景:如果你更注重就业前景,那么可以选择一个就业前景较好的专业,即使这个专业的所在学校并不是顶尖的学校。
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:如果你更注重课程设置和教学质量,那么可以选择一个教学质量较高、课程设置较好的专业,即使这个专业的所在学校并不是顶尖的学校。
本站少量内容由AI生成
半生风雪
赞同来自:
对于经济条件不错的家庭来说,地域和学校要优先于专业。专业地域和学校对一个家庭的影响还是很大的。下面针对几个常见的问题展开讨论。
1:选清北冷门专业还是华五热门专业,
2:选末流985还是强势211,
3:选末流211还是强势双非,可以做的选择是不一样的,我认为第一个问题选后者,华五的平台不容小觑,在某些领域可以单方面和清北构成竞争关系,这时候还是优先专业。第二个问题二者都可以选择,具体可以权衡地域等其他因素,如果同样是热门但比较大众化的专业,还是尽可能选地域不是那么亮眼的985,985的平台和资源要胜出地域带来的劣势。
第三个问题选后者。末流211的冷门专业很显然已经没有什么竞争力了就算是偏远地区的211的热门专业,和强势双非比起来的除了211的title 已经没有什么其他亮眼的地方了,其培养水平和升学院校层次并不尽如人意,这时候不如弃学校保专业。
以上是我的看法,欢迎大家讨论
本站少量内容由AI生成
停止跳动
赞同来自:
为啥这么说呢?因为现在大学教育越来越标准化了,一个好学校能给你带来更多的资源和一个响亮的名字,对未来职业发展有好处。
再说了,你学的专业以后还可以根据兴趣或者市场需求调整嘛,但学校名字可就跟定你了。对于那些学习一般般或者更看重未来工作的同学,挑个合适的专业可能更重要一些。 像是那些以找工作为目的的职业培训课程,学的东西实用,对你们来说可能更合适。
所以啊,高考后大家通常会被建议先挑学校,再想专业的事。 接下来说说分数线。这个分数线可是你填志愿的重要参考标准哦。考得好的话,你就有更多挑选专业的余地;考得一般,那就得仔细考虑怎么利用好每一分了。 选专业的时候,一定要想想你的职业目标和兴趣爱好,因为这些会直接影响到你的未来。
别忘了,现在的就业市场也是多变的,选专业时得考虑一下毕业后好不好找工作。对于那些分数挺高的同学,我建议你们在选校和专业时保持开放的心态,可以考虑去综合性大学的优势专业,或者是那些有特色的高校和专业。 要多方面考虑,综合自己的情况做出最佳选择!加油哦,未来的路还长着呢。
本站少量内容由AI生成
森绿
赞同来自:
1.了解录取规则。在填报前我们必须了解高校录取的规则,清楚所在省份的志愿填报模式及录取投档规则。
2.明确自身定位。根据高考成绩和本省位次表,确定自己在全省考生中的位置,(建议买一本志愿填报指南,里面记录的前几年的录取情况非常详细)。
3.根据成绩筛选。根据自己的成绩筛选符合要求的城市、大学及专业。比如总分是550分,就按上➕20分,下➖30分来筛选(520-570间),找到前三年的重合部分
4.把自己找到的合适的志愿进行排序。想要冲的志愿可以上加3-20分;稳一点的志愿上加3分,下减5分;保的志愿下减5-10分
5.查看招生章程。还要关注一下高校的录取规则(如分数优先、志愿优先等)、单科成绩要求、身体条件限制等。都符合才行 ⚠注意:要️谨慎选择是否服从调剂,服从调剂可增加录取机会,但可能会被调剂到不喜欢的专业。
⚠️还要提醒的是,不要只追求名校、热门专业,不要仅凭学校或专业名称选择,还要考虑一下就业前景哦!
本站少量内容由AI生成
准风月谈
赞同来自:
若学了专业却不从事相关行业,专业学习便失去意义。所以,好专业得能实现对口就业,且对应行业人才缺口大,能提供更好的晋升空间、待遇和收入。
好专业要分文理看,优先说理科 —— 中国理科生占比约 70%,文科生约 30%,且只有选 “物理 + 化学” 才算理科生。理科生最优选择是 “理工农医” 四大自然科学学科,这四类里对口就业率最高的是医学类专业,因此医学类是好专业,但仅指临床医学类、口腔医学类。医学含十几个方向,预防医学、基础医学、法医学等不算好专业。
身边不对口就业的人遍布各类专业,学机械、管理、药学的都可能不对口,但学临床的极少不对口。对理科生来说,临床、口腔等医学类专业,既是对口就业率最高的,也是就业稳定性最强的。
・第二点是 “工科为王”,我常跟家长提,有人会质疑,但 “工科为王” 的关键是国家在政策、资金上都大力支持工科发展。
看几组数据:工科第一强校清华大学,年办学及科研经费 383 亿元,且逐年递增,日均花费超 1 亿;哈尔滨工业大学(位于黑龙江,地方资金有限)年经费 195 亿元,主要来自国家(如工信部);西安交大 170 多亿元,东南大学 160 多亿元,甚至超过同省的南京大学(江苏公认最好大学)。东南大学经费超南大,正因它是工科强校。国家用资金证明对工科的推动,选专业应顺应趋势。
工科方向多,推荐按三个梯队选:
机械类专业有争议,常被说 “生化环材四大天坑,机械土木两大护法”,但机械和土木没落原因不同:土木类确实不行了,因 15 - 20 年前靠大基建(公路、铁路、房地产)热门,现在行业规模大幅缩减,且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,建好的设施不会轻易拆,行业难复兴;机械类过去因中国是 “世界工厂”(代加工,缺核心技术)没落,现在国家推 “中国制造 2025”,向 “中国创造” 转型,机械是制造业基础,未来必然崛起,值得推荐。
材料类属 “四大天坑” 之一,但国家发展先进制造业(如新能源汽车需电池新材料、芯片需半导体材料),对新材料需求大,故也在第三梯队推荐之列。
其他工科专业不那么值得选,还需避开 “大基建及周边” 相关专业,如建筑学、土木工程、城乡规划学、风景园林学、环境科学与工程等。
本站少量内容由AI生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