志愿填报
志愿填报
593个讨论,1个关注

能读985不读211,能读211不读双非,是真的吗?

已邀请:

大海蓝天

赞同来自:

也不是。虽然我也说最好是985、211院校,但你知道为什么一定要选这些院校吗?
第一是只要有这两个名头,学校就能获得更多的资金,来继续给学校增加实力。
第二很多大公司都认可这两个名头,并根据这个设置薪资及招聘门槛,就业更容易。

但这两个条件是不可替代的吗?也不是。
比如一线城市、高新区旁,就代替了第二个名头。再比如地方给学校的拨款资金很足,也就代替了第一个名头。
对,我说的就是深大。

所以,如果考虑地现实一点,就是要就业,那么选一线城市的学校更好,最好再考察一下大学附近都有哪些大企业,能企业扎堆更好,你以后就不用担心实习了。

那如果是想考公务员呢?只需要是本科,然后选汉语言、文法、会计这类专业就好了,岗位也多很多。至于学校,倒没有那么重要。

当然,如果是想考研来提升公务员的报考门槛的话,学校还是稍微得挑一挑的。

盲从于你

赞同来自:

字越少,事越大!不是真的!
城市和地区等其他条件不能忽略,不能忽略,不能忽略!重要的话说三遍。
不止不能忽略,选专业的考虑因素综合顺序为:城市>学校>专业。

城市所能给大部分学生的,远超专业和院校。

读大学最后的归宿是什么?
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是谋生!无论本科,还是研究生,最后都会进入社会,找一份工作或创业!

那哪里的工作机会多?营商环境好?城市充满活力?更容易赚到钱?

肯定是以深圳广州两个超一线城市为核心极点的粤港澳大湾区呀!以及其他区域中心化城市,再次是人口流入多的省会城市。

而且,大部分学生的就业规律是,优先留在读书时候所在的城市或回到老家的省会城市,人往高处走,家贫走他乡,肯定是这样的。

结果,辛苦在某二三线甚至偏远地区读个所谓的211或985,又想感受一线城市的繁华,竞争力在哪里?熟悉度在哪里?岂不是舍近求远么?

国内含金量高的高校就那么几所,前程远大的城市也就那么些个,各位家长啊,别被忽悠了哇!别问道于忙啊!

南方就是在很多维度上领先北方几年,经济重心在南移。
说个再简单的例子,哪怕是大学期间兼职和毕业找工作,大城市提供的就业岗位和机会也远远超过内陆城市。

随性随风

赞同来自:

全国共有39所985大学,115所211大学。

我认为:“挑大学和专业,得先看自己喜欢啥,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。

别光看985的名头,如果专业不合口味,学起来也难受。211或双非院校里头,也有不少专业是行业里的佼佼者。

就业前景也要考虑,毕竟学了这么多年,最后还得看能不能找到好工作。

“再就是,别只盯着排名,得看那学校在你想学的专业上有没有真材实料。资源啊、师资啊、实验设备啊,这些都很重要。

还有,学校的氛围、地理位置,这些都能影响你的大学生活。

“最后啊,别忘了听听家里人的意见,毕竟他们也是为你着想。

但最关键的,还是你自己怎么想,毕竟这是你自己的未来。别盲目跟风,理性选择,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一个。”

从心开始

赞同来自:

普通家庭以专业为重点,不然一调剂就入坑了,文科生以学校为重点!
大家有没有发现在相同的分数下,班主任绝对会让你选985,选211,或者让你选211,不选双非,知道为什么吗?
对于高中学校来说清华,北大,985,211的数量比什么都重要,很多高中学校都会喜报:今年有多少个考上清北,多少个考上985,211的,这是一个学校的排面。
但你发现没有,他们从来不写孩子考上的大学是什么专业,因为孩子念的是不是天坑专业,将来好不好找工作,将来能挣多少钱,跟他们就再也没关系了。
中央财大、上海财大不是985,也就是个211,但作为财经类最顶尖的院校,学生毕业之后的薪酬待遇还有职业发展,可以秒杀绝大部分的985。
深圳大学、南京邮电大学、重庆邮电大学连211都不是,但本科生毕业之后直接进华为,腾讯,和那些985的学生在同一个部门工作。
进了单位工作,大家都在同一个起跑线上,谁还天天把985,211挂在嘴边儿啊?
希望大家能够认清现实,不要被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蒙蔽了双眼。
将来好不好找工作,能挣多少钱,发展好不好,这才是最实实在在的。

人傻钱多

赞同来自:

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,但也不能一概而论,城市地区等其他条件也不能完全被忽略。

985 和 211 高校通常在师资力量、科研水平、学术资源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,能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更多机会。从这个角度看,能进入更高层次的院校是更好的选择。

然而,城市地区对于个人的眼界拓展、实习就业机会以及生活体验等也有着重要影响。有些双非院校可能在某些专业领域非常出色,并且位于发达城市,能给予学生独特的资源和机遇。

所以,不能简单地按照这个原则来做绝对的选择,需要综合考虑院校层次、专业优势、城市地区等多方面因素,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和发展规划来权衡利弊,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策。

长街有风

赞同来自:

适合追求院校档次的情况:
想通过 985 或者 211 走选调,可以选好学校的冷门专业;
财会类专业,可以先去高水平学校,然后转专业到财会或者财会二学位,因为财会专业就业不限制专业,但是会要求学校档次;
追求更高的保研率,数学和英语成绩不好导致考研吃力的。因为 985 和 211 最显著的优势,就是保研比例更高。

适合追求好专业的情况:
目标高薪就业,那可以选择低层次院校的热门专业。比如计算机、电子信息。
目标考公务员,那一定要保专业,计算机、法学、财会、汉语言等,因为考公不限学校档次,但是限制专业。

陌生寂寥

赞同来自:

关于是否选择985大学而非211大学,以及是否选择211大学而非双非(非985、非211)大学,这个问题并没有绝对的答案,因为选择大学时需要考虑多个因素,包括但不限于学术实力、专业偏好、就业前景、地理位置等。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考虑点:
学术实力与资源:985工程大学通常拥有更强的学术实力和更多的资源,包括资金、师资和科研平台 。211工程大学虽然也有一定的学术优势,但985大学往往在某些领域具有更高的国际竞争力 。
专业选择:如果学生对某个专业有明确的偏好,应该考虑该专业在不同大学中的排名和实力。有些211或双非大学在特定专业领域可能比985大学更有优势 。
就业前景:985和211大学的毕业生通常在就业市场上更受欢迎,但这并不意味着双非大学的毕业生就业前景不好。个人能力、实习经历和专业技能也是影响就业的重要因素。
选择大学时不能仅仅依据是否为985或211,而应该综合考虑个人目标、专业兴趣、职业规划以及大学提供的各种资源和机会。城市、地区等其他条件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,不能被忽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