志愿填报
志愿填报
593个讨论,1个关注

高考后填志愿,想让孩子学医怎么样?好就业吗?

已邀请:

开启人生路

赞同来自:

首先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优缺点,怎么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是更要注重的问题。
不可否认的是学医职业稳定性强,医生是社会刚需职业,就业前景相对稳定,尤其是临床医学、口腔医学、麻醉学等热门方向。收入从长期来看也是相对稳定和可观的。
但是,我们不得不去考虑的是怎么知道这个职业是不适合自己:你要知道这几点:
1.学医时间长,成本高:本科5年+规培3年+(可选硕士/博士3-7年),经济压力较大,尤其是对普通家庭的孩子。
2.学业压力大,竞争激烈:医学课程繁重,考试多,竞争激烈,需要较强的抗压能力。
3.学医门槛高,领域内也是卷到不行,一般大家都会选择接着读研读博,找工作之后也需要不断晋升和无数场考试,可能要面对临床和科研的双重压力。
4.职业初期待遇低,规培期间需要家庭补贴生活,工作后需要熬资历,晋升后工资不一样。

除了这些需要考虑的因素之外,如果对医学兴趣大,家庭基础可以的话,可以考虑选择部分热门专业如临床医学、口腔医学等。不过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去考虑。

蒙面人

赞同来自:

我是护士,算是半个业内人士吧。
孩子还是可以学医的。一是进去医院还算一个稳定的工作,比铁饭碗略微差一点。二是家里有人进医院,以后老了去看病好歹还能知道点专业的知识,起码能听懂医生的话。
现在社会上可能都说,学医得研究生毕业才能进医院,要多高学历,然后也没有时间什么的。但是,咱作为一个普通人,没有什么好的人脉关系,咱们的孩子现在进哪家公司没有竞争,哪家公司是一直能上到老,说不会失业的,答案是,没有,尤其是经济萧条的现在。
孩子学习好,让他努力考研究生,找个医学的好专业,毕业争取进三甲医院。孩子学习不太好,那就挑选个跟医学相关的专业,起码也能学点医学知识。
孩子大学时让他学医,以后,他有这个兴趣,可以继续学习下去,没有的话,出来找工作也是跟别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。毕竟,很多人从事的工作与大学专业很多都是不想关的。
所以,学医是辛苦点,但是,一旦成功了,回报是超过付出的。

情非得以

赞同来自:

不是业内人士,但关于这一点我也想说几句。张雪峰老师曾经说过,普通家庭不建议去学医。这句话不无道理,因为现在这个行业实在太卷了。

别的不说,若孩子学医出来想进三甲医院,一般市级都得硕士研究生毕业,发达城市需要博士研究生毕业,甚至博士后。

当然也可以不去市三甲,去县级医院,但这种地方有些固化,甚至很少公开招聘,走关系的倒挺多。又或者说去卫生院,但是基层吧工资实在太低了。

还有一点,学医是热门专业,多少人削尖脑袋挤进,本科学历基本烂大街。也就是说,想未来某个好出路,至少要读到研究生或者博士。

但研究生出来,年龄至少25岁以上;博士生至少30岁以上。对于普通家庭而言,要供一个孩子到25岁甚至30岁,是非常不容易的。

而且毕业后就业,起步工资不会太高,要考虑给他买车、买房、结婚等一系列人生大事,都是要花大钱的,所以如果家庭条件一般,还真是压力不小!

很多学医的人到中年才能评上高级职称,需到职业生涯后期,才能获得高收入和高社会地位,但职业生涯前期一定会非常辛苦。这期间,对于需要反哺的普通家庭,可能大概率得不到孩子的回报。

所以让孩子学医不是不可以,只是要慎重。当然,如果家境殷实,那就另当别论了。

蓝海

赞同来自:

业内有句话,叫做“劝人学医,天打雷劈”!

作为一名十几年的中西医结合医生,我很诚恳的告诉您我的建议——除非你做足了准备,否则不建议学医!

每一个合格医生,尤其是三甲医院的医生,在其独当一面之前,都经历过外行人无法想象的严苛训练。
从本科到硕士再到博士,少则8年,多则11年。而毕业之后,他们还要再经过至少5-10年的临床训练,才能独当一面。
他们要把上千万字的教材,牢牢印在脑子里,直到可以不假思索脱口而出。
他们要经历几年十几年的高强度临床训练,直到把所有的操作技能变成自己的本能反应。
他们要不断的学习和更新自己的知识,避免被时代淘汰。

做到以上这些,您才刚刚起步。

这个时候,您30岁左右,口袋无粮、日夜班颠倒、加班写论文、熬夜做手术、隔三差五被家属误解、常常好几年不能回家……

这个时候,跟您一样学历的同学,正坐在办公室、喝着咖啡、享受着正常节假日、拿着年薪……

如果这些您都能接受,并做好了思想准备,那么,我建议您学医。

反之,拿出学医所付出的时间、精力、态度,您转战其他任何一个行业,都会是该行业中的佼佼者!

让我挂牵

赞同来自:

学医能学,本人本科临床大三,年龄段比较低,就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来谈谈吧。

其实我的感觉是,选择一定要三思。现在有多少人,因为冲动选择学医,但是又为自己的冲动而感到痛苦。当年的我,也是满怀一腔热血,觉得学医济世救人。当时高考报考的时候所有的人都反对,劝我不要学,我犟,一句没听。

学到现在,已经三年了。其实,在这个过程中,有失败,有痛苦,也感受了不公,但是到头来,我发现它竟然让我无法割舍。无论是到图书馆还是书店,只要是有书的地方,我会不自然的继续阅读医学书籍,哪怕我天天嘴里说着学医烦的要死,但是每一次,我都会坚定的选择它。

我不敢保证我的热爱会一成不变,因为我还没有正式有过独立面对患者的经历。但是,学医我无悔,这是我当初的倔犟换来的选择,无论怎样,我都要坚持下去。我的一位老师曾经跟我说过,学医就两个字,问心。问心无愧,保持初心,而这正是我追求的,我也希望我自己以后无论经历什么,都能坚定的走下去。

朋友们,如果能够在清楚了解学医所面临的问题时还能保持着坚定,就放手去吧,无论是什么学历,都有他的走法。就像下面其他老师说的那样,看你的追求是什么。

醉死梦生

赞同来自:

作为一名医生,为业内人士,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。

任何决策都是权衡利弊后做出的理性选择。首先了解一下学医的优势和劣势分别是什么,然后充分权衡评估。

首先说一下学医的优势,医生社会地位比较高,收入水平也是比较高的。而且随着年龄增长,经验的积累,年纪越大的医生可能会越吃香,这跟其他吃青春饭的一些职业比如计算机程序员,形成鲜明的对比。

那么,在国内当医生也有一些隐忧。
①首先,学医时间长,投入高,早期待遇不太好。所以如果你想学医,必须做好吃苦的准备,这种吃苦是包括身体上和精神上,如果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,你可能会半途而废。学医是一个先苦后甜的过程。
②此外,当医生是一个很辛苦的职业,工作时间长,没有假期,工作压力大,作为一个医学生,必须对此做好充分的事先预期了解。
③在国内,医生的收入跟普通人相比,并不存在特别高的优势,就是说国内医生的收入是元远低于国内同行水平的。

如果想学医,我建议要学好英语,将来毕业后考取相应的执照,可以到香港、澳门或者澳大利亚、新西兰这些国家行医,这样就可以获得高于国内数倍的收入以及相对较低的工作压力,是跨越阶级的价比很高的一个选择。

梦醒时分

赞同来自:

首先要确定一点,孩子真的适合学医吗?

我是大学本科五年制临床医学毕业的,现在已经拿到执医资格证了

⭐️报志愿最重要的事是要问孩子有没有喜欢的专业,是否喜欢医学,还是单纯对医生这个职业有光环

学医是需要兴趣支撑的,可以看图中教材,因为主课都是蓝色的封面被医学生们戏称蓝色生死恋,什么内外科那是非常厚,意味着学医需要背超多知识点。我期末考前一周背书背到凌晨四点,早上七点多起床去考试。平时上课笔记整理了几十页A4纸。如果真正对医学感兴趣的话学习有动力会事半功倍的

⭐️关于临床医学就业,当时毕业后多数同学都选择了读研或者继续考研或者直接转行。本科不是不能就业,我也有朋友接受不了读五年出来工资只有三四千一个月。这意味着如果要读研深造家里得有一定的经济支持

我是毕业就找了工作,每天面对临床的病人,写病历做操作,当时还不小心职业暴露过,患者的血溅到眼睛里了,万幸患者没有传染病,所以无论是心理压力还是工作压力都很大

然后就是要面对上夜班能熬夜,每天早上要查房,周末哪怕休息只要你管的患者出现大问题就得往医院跑。一定程度上来说大多数情况当医生没有那么自由。但是看着患者在我的治疗下慢慢好起来,还是很有成就感的

夹心巧克力

赞同来自:

我是大专,专业是中医学(定向)。

填志愿的时候我爸失业,我妈是个打散工的,家里还有个不成器的弟弟。我是想做语文老师的,但是考虑到家庭情况只能报考这个专业。

这个专业的优点也不少。

首先是定向专业在进入学校前就会和定向地区的卫健局签订合同,用自己六年的时间来换大学期间免学费+每年补助+毕业即工作。定向一般是卫生院,待遇比二级医院要好(我这里是财政拨款发工资的,但是有同学在潮汕拖欠了2W工资,具体要看工作单位)。

学医的在别人看来既稳定又体面,家里人生病基本会找你。毕业后不需要投简历找工作,而且我这种属于有编制的。目前我在县中医院进修学习,基本工资+住房补贴+下乡补贴共4800左右。

缺点也不少。

职称考试是晋升必备,考试题目是随机的,抽到不会的基本上只能等明年再考。既要考虑日常工作,又要准备各种考试和比赛。

工作的苦也只有自己知道。我去年做资料早上8点半干到凌晨1点回到家。部分病人及家属不理解导致的医闹,来自医保的各种倒查扣钱……

病人的生命是捏在医生手里,别的工作闯祸最多罚款开除,医生的不小心就是一条人命,其中压力只有自己清楚。

怪不得学医秃头。不是真的热爱医学不要学医,对身体和心理都是考验。

后知后觉的

赞同来自:

在读研一。建议学医前了解一下什么是“规培”。了解一下遍布各大医院底层的“规培生”。

都说学医是先苦后甜。甜不甜不知道,苦是真苦:本科五年,年年似高三;然后你大学生毕业,去读“专硕研究生”或者“规培”,听起来很厉害,研究生学历,但是每天都在干着初中生都很容易上手的重复性、流水线工作 !!!同时每个月拿着一两千的工资(90%以上的地区是这样),你会真实明白什么是“得到的配不上付出的”。

最后
当兵,后悔三年
不当兵,后悔一辈子
规培,后悔三年
不规培,啥事儿没有

时光倒影

赞同来自:

我觉得是时代产物。前些年医生待遇比现在好多了,而且工作强度,环境都比现在好。现在的人,大都对医生有仇视心理,而且医改、医保严管,导致待遇变差。再者大家疯狂卷学历,进职称困难。我自己现在33了还没聘主治,不得已,只能背井离乡外出规培。难,只能说现在这个行业真难。如果想让子女学医,我觉得做好以下几个准备。
1.孩子自己对医学有兴趣,最起码不反感。
2.家庭条件不能太差,学医现在最低5+3起步,如果进一步,研究生、博士,家庭条件太差,可能父母和子女都会被经济问题压得喘不过气。
3.做好吃苦和终生学习的准备。
医学是一个特殊行业,毕竟面对的是生命,不能半点马虎,同时也希望世间无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