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石油大学怎么样?211宝藏院校,560-620分可报,石油类专业就业近100%
日期:2025-09-08 16:16
高考填志愿,核心是选学校、专业、地区,更是选职业与未来。真正的好选择,得是体制内、央国企方向,收入可观、行业稳定、就业容纳量大——中国石油大学就是这样的学校。
提起211,大家常想到北邮、北交大、西电等“能破985天花板”的院校,但论就业,中国石油大学虽低调,却更有实力。它是教育部直属的“国字头”211,还和中石油、中石化、中海油、神华集团、延长石油共建,既有官方背景,又有行业巨头支持,要钱、要地位、要实力都不缺。
这么多年,中国石油大学就专注做好石油相关领域:从找石油、开发石油,到石油化工、油气运输,全链条覆盖,就业根本不愁。它不仅在国内认可度高,国际上也有名气,单论就业,不少985都比不上,说是“宝藏院校”一点不夸张。
录取分数也不高,560-620分基本能报。像河北、河南、山东这些高考大省,560分想上211,这所学校就是好选择。不过它有三个校区:北京、华东、克拉玛依,分数排序是北京>华东>克拉玛依。严格说三者是一所学校,但华东校区快独立了,北京和克拉玛依是主校与分校的关系。
有人觉得克拉玛依校区在新疆太远,可要是海南考生考上哈工大,不也会去吗?哈工大的名气吸引人,而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能给孩子稳定的未来。我身边就有例子:有学生从这毕业,工作两年,用年终奖给爸妈在县城买了房——这可是本科生能做到的。
再看学校历史,能更清楚它的实力。1953年,国家缺石油人才,就把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,加上北大、天大、大连理工的化工相关专业拿出来,组建了北京石油学院。1960年它就成了全国重点大学,归燃料部管,国家大力扶持。
1969年京校外迁,它迁到胜利油田,改成华东石油学院。1981年恢复高考后,学校知道北京的资源更好,就像地大、矿大一样,以建研究生院的方式迁回北京,在昌平落了地,对面就是中国政法大学,两所都是211里的“隐性王者”,但石油大学更低调。
1997年它入选211,2000年从石油化工部划归教育部,可中石油、中海油这些“三桶油”还继续和它共建,持续投钱。所以学校一门心思把石油类专业做强,地质勘探、石油工程、石油化工、油气储运这些专业都很顶尖。
问学校招办就知道,这些专业就业接近100%——除了不想就业、不选本行业,或选调、考公的学生,基本都进了石油系统,“三桶油”特别喜欢要。学校也把保研指标、政策倾斜给石油类专业,保研率高,就业还好。
比如地质勘察专业,是全国A+水平,每年升学率近70%,能去清华、西交大、天大、上交大、中科大、东南大学这些顶级985,不过留在本校的更多。这个专业保研率约37%,快到40%,比很多985都高,升学质量和就业都拔尖。
学校还有特色实验班,比如中俄五核实验班:第一年在石油大学学数学、物理、化学这些基础课;第二年去北京语言大学学俄语;第三年去俄罗斯学俄语和石油相关专业;第四年回石油大学。毕业之后特别抢手,因为我国需要从俄罗斯进口石油,得有懂俄语、懂石油的人才,“三桶油”都抢着要。
还有石油化工、石油工程的中阿联合复合实验班:第一年在石油大学,第二年去北语,第三年去阿拉伯国家,第四年回来毕业。阿拉伯国家石油资源丰富,毕业生既懂阿拉伯语,又懂石油工程,进体制内央国企,相当于在“钱堆里工作”,行业地位还高。
正因为这样,有人宁愿放弃985也要报这所学校,论性价比,它在211里几乎是独一份。要是分数不够,也有其他石油类好学校可选:成都的西南石油大学、东北石油大学,排第四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,还有400多分就能上的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,再往下还有长江大学、常州大学。
单说中国石油大学的三个校区,每年加起来近2000人进中石油,再加上中石化、中海油、延长石油、神华集团,大部分学生都能进石油体系。要知道,石油关系到工业发展,这个行业稳定且有前景,这样的好专业,真的值得选。别总觉得校区远,等想报的时候,可能都没机会了。
提起211,大家常想到北邮、北交大、西电等“能破985天花板”的院校,但论就业,中国石油大学虽低调,却更有实力。它是教育部直属的“国字头”211,还和中石油、中石化、中海油、神华集团、延长石油共建,既有官方背景,又有行业巨头支持,要钱、要地位、要实力都不缺。
这么多年,中国石油大学就专注做好石油相关领域:从找石油、开发石油,到石油化工、油气运输,全链条覆盖,就业根本不愁。它不仅在国内认可度高,国际上也有名气,单论就业,不少985都比不上,说是“宝藏院校”一点不夸张。
录取分数也不高,560-620分基本能报。像河北、河南、山东这些高考大省,560分想上211,这所学校就是好选择。不过它有三个校区:北京、华东、克拉玛依,分数排序是北京>华东>克拉玛依。严格说三者是一所学校,但华东校区快独立了,北京和克拉玛依是主校与分校的关系。
有人觉得克拉玛依校区在新疆太远,可要是海南考生考上哈工大,不也会去吗?哈工大的名气吸引人,而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能给孩子稳定的未来。我身边就有例子:有学生从这毕业,工作两年,用年终奖给爸妈在县城买了房——这可是本科生能做到的。
再看学校历史,能更清楚它的实力。1953年,国家缺石油人才,就把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,加上北大、天大、大连理工的化工相关专业拿出来,组建了北京石油学院。1960年它就成了全国重点大学,归燃料部管,国家大力扶持。
1969年京校外迁,它迁到胜利油田,改成华东石油学院。1981年恢复高考后,学校知道北京的资源更好,就像地大、矿大一样,以建研究生院的方式迁回北京,在昌平落了地,对面就是中国政法大学,两所都是211里的“隐性王者”,但石油大学更低调。
1997年它入选211,2000年从石油化工部划归教育部,可中石油、中海油这些“三桶油”还继续和它共建,持续投钱。所以学校一门心思把石油类专业做强,地质勘探、石油工程、石油化工、油气储运这些专业都很顶尖。
问学校招办就知道,这些专业就业接近100%——除了不想就业、不选本行业,或选调、考公的学生,基本都进了石油系统,“三桶油”特别喜欢要。学校也把保研指标、政策倾斜给石油类专业,保研率高,就业还好。
比如地质勘察专业,是全国A+水平,每年升学率近70%,能去清华、西交大、天大、上交大、中科大、东南大学这些顶级985,不过留在本校的更多。这个专业保研率约37%,快到40%,比很多985都高,升学质量和就业都拔尖。
学校还有特色实验班,比如中俄五核实验班:第一年在石油大学学数学、物理、化学这些基础课;第二年去北京语言大学学俄语;第三年去俄罗斯学俄语和石油相关专业;第四年回石油大学。毕业之后特别抢手,因为我国需要从俄罗斯进口石油,得有懂俄语、懂石油的人才,“三桶油”都抢着要。
还有石油化工、石油工程的中阿联合复合实验班:第一年在石油大学,第二年去北语,第三年去阿拉伯国家,第四年回来毕业。阿拉伯国家石油资源丰富,毕业生既懂阿拉伯语,又懂石油工程,进体制内央国企,相当于在“钱堆里工作”,行业地位还高。
正因为这样,有人宁愿放弃985也要报这所学校,论性价比,它在211里几乎是独一份。要是分数不够,也有其他石油类好学校可选:成都的西南石油大学、东北石油大学,排第四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,还有400多分就能上的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,再往下还有长江大学、常州大学。
单说中国石油大学的三个校区,每年加起来近2000人进中石油,再加上中石化、中海油、延长石油、神华集团,大部分学生都能进石油体系。要知道,石油关系到工业发展,这个行业稳定且有前景,这样的好专业,真的值得选。别总觉得校区远,等想报的时候,可能都没机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