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or
小说动漫

小说动漫

847个讨论,1个关注

《独一份》by 宴惟里晏惟的魏晋风设计,结局居然还有这走向?

日期:2025-11-13 20:18
我最近看完一本讲家境普通、有点社恐的大学生靠设计谋生,还意外卷入行业暗流的故事,就是《独一份》by 宴惟。主角晏惟家里条件不好,父亲收入微薄,母亲常年需要吃药,一家三口把开支压到最低,他上大学的费用已经让家里捉襟见肘,更别说承担母亲的药费了。他性格内向,跟陌生人说话都会结巴,属于典型的社恐,却有着不俗的设计天赋,心里就想着能靠设计获奖拿到奖金,给母亲买药,让家里的日子稍微松快些。这本小说里的社会背景没什么特别复杂的设定,就是普通的现代都市,只是设计行业里藏着些版权纠纷、资源争夺的门道,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光鲜。
 
晏惟参加那个有一万元特等奖奖金的设计大赛,完全是迫不得已,他熬夜赶了好几天的稿子,画的是魏晋风的服装,灰白为底,下摆绣着三两只燕子,他说燕寓意好运,也盼着自己能转运。我看到这段的时候特意停下来看了好几遍,他在公寓昏暗的灯光下画稿,签上自己名字时那副如释重负的样子,还有听到父母房间传来咳嗽声就赶紧端水过去的动作,真的能感受到他的压力。
 
后来他翻获奖名单,从一等奖看到二等奖都没自己的名字,屏住呼吸往下滑,直到看到特等奖后面跟着 “晏惟” 两个字,长舒一口气的样子,我好像都能跟着松口气。他的铁哥们孟洛一把搂住他揉他的脸,说他转运了,还发现特等奖的设计会被收购,还要登上 Fashion show,晏惟当时就愣住了,估计他自己都没敢想过,自己的设计能被那么多人看见。
 
之后有人找他签版权合同,三个月后他被邀请作为特邀嘉宾去 Fashion show。那天他坐在台下,双手都不知道该放哪儿,手心直冒冷汗,一直期待着自己的设计登场。他的作品是压轴,模特是个二十七、八岁的男人,银白长发披在肩头,领口微敞,手里拿着白色折扇,把那套素雅的魏晋风服装穿得特别有味道。
 
《独一份》by 宴惟这里的描写很细致,连模特嘴角微微勾起的弧度都写了,能想象出那种风流倜傥的样子。结束后晏惟去后台想找主办方问点事,碰到了那个模特阮霁林,对方主动伸手打招呼,说 “您好,您是‘燕来’的设计师吧”,还夸他的设计非常好。晏惟当时紧张得头上都冒了细汗,结结巴巴地回应,阮霁林递给他纸巾,还说期待他下次的作品。可就在这时,晏惟看到不远处有人在等阮霁林,那个人看到阮霁林看过来,居然做出了在颈处滑过的杀人动作,这一幕让我心里咯噔一下,原来阮霁林身边还有这样的麻烦。
后来晏惟的设计版权被收购后,本来以为能拿到钱缓解家里的困境,结果却遇到了版权方压低报酬的事,对方仗着他是学生,没什么行业经验,想趁机压榨。他当时特别无助,想找孟洛商量,却发现孟洛那段时间忙着自己的事,根本没心思听他细说。更让人揪心的是,母亲的病情突然加重,需要住院,医药费一下子多了很多,而版权方的报酬迟迟没结清。晏惟没办法,只能硬着头皮去找阮霁林,因为他知道阮霁林在行业里有一定的话语权。那次见面晏惟还是很紧张,但为了母亲,他逼着自己把事情说清楚,阮霁林听后没多说什么,只是帮他联系了自己的律师,还垫付了一部分医药费。我觉得这是晏惟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,他从一开始只会埋头画图,到不得不主动去争取自己的权益,还学会了求助别人。
 
再后来,阮霁林帮晏惟讨回了合理的版权费,还邀请他加入自己的设计工作室。晏惟一开始很犹豫,他怕自己社恐的性格融入不了团队,也怕自己的能力不够。但阮霁林一直鼓励他,说喜欢他设计里的灵气,还特意给他安排了相对独立的工作空间,让他能安心创作。晏惟在工作室里慢慢成长,虽然还是不擅长跟人打交道,但遇到设计问题时,他会主动提出自己的想法,甚至敢跟阮霁林争论设计细节。
 
有一次他们因为一个服装领口的设计产生分歧,晏惟涨红了脸,结结巴巴却坚持自己的观点,说 “这个领口…… 应该更简洁些,符合魏晋风的素雅”,阮霁林看着他认真的样子,居然笑了,还采纳了他的意见。这段对话我记得很清楚,因为这能看出来晏惟的变化,他不再是那个只会被动接受的学生,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的设计坚持。
 
小说完结的时候,晏惟已经成为了小有名气的设计师,他的设计风格依然保持着素雅的特点,却多了些成熟的韵味。他和阮霁林在一起了,两人一起经营着工作室,互相扶持。母亲的病情得到了控制,不用再常年住院,家里的经济状况也彻底好转。孟洛后来也加入了他们的工作室,负责市场推广,三个人配合得很默契。结局里晏惟设计的一套以 “归燕” 为主题的系列服装,在 Fashion show 上大获成功,台下的母亲看着 T 台上的服装,眼里满是欣慰。我一直好奇阮霁林当初那个做出杀人动作的 “熟人” 到底是什么来头,小说里没细说,番外会不会写这段往事?毕竟那个人的出现很突兀,总觉得背后还有故事没讲完。而且晏惟刚进工作室时,面对团队合作的不适应,后续还有没有更多成长细节?感觉这些都能作为第二季的伏笔,要是能接着写他们在设计行业里遇到的新挑战,应该会很有意思。
 
晏惟一直带着一支旧钢笔,那是他父亲年轻时用过的,笔身已经有些磨损,笔帽上还有个小小的凹痕。一开始他只是把这支笔当念想,平时画图都用中性笔,只有签自己名字的时候才会拿出来。后来他在工作室里,每次遇到设计瓶颈,就会把这支钢笔拿在手里摩挲,有时候还会用它在草稿纸上随便画线条。
 
到小说后期,他参加重要的设计发布会,签合同的时候都会用这支笔,笔身被他磨得更加光滑,却依旧完好。这支钢笔就像他的精神寄托,从一开始只是承载着对父亲的思念,到后来成为他坚持设计初心的象征,能看出来他的变化,从那个只为给母亲买药而设计的学生,变成了真正热爱设计、有自己追求的设计师。他不再是那个连说话都结巴的社恐少年,虽然依旧内向,但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,已经能从容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。只是我有时候会想,他第一次拿着这支笔签下版权合同的时候,心里是不是既紧张又骄傲?
0
2025-11-13 20:18

0 个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