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录 or
学历

学历

30个讨论,1个关注

第一学历太差,考到985博士也没用吗?真实案例告诉你答案

日期:2025-09-10 22:01
2019年,一位上海交通大学的985博士求职时,因本科毕业于非985、211的湖北工业大学,被HR以第一学历为由刷掉,这事冲上了热搜。都读到博士了,本科还重要吗?

2021年,一位保研到北大的女生,在网上发文嘲讽北大博士生导师第一学历太差,说不敢信北大有这么差的老师,还建议北大整顿师资,这事也成了热搜。这两件事都围绕着“第一学历”,学历难道还有第一、第二之分?什么是第一学历?

我翻遍教育部公告,发现官方明确只有“最高学历”概念,压根没有“第一学历”的说法。可再查案例,事业编招聘、公务员考试等不少官方单位,却常限制所谓的“第一学历”,有人甚至因此被刷。

到底什么是第一学历?查网上案例发现,定义基本来自民间,主要有四种:
第一种(目前最主流):第一学历是高考考上的学历,属“一考定终身”。比如张三高考考了大专,哪怕后来考上好大学的研究生、博士,第一学历还是大专,这也对应了“一流本科、二流硕士、三流博士”的说法,视频开头两件事都源于这种划分。

第二种:第一学历是最高全日制学历。不管之前上过多少学,最后拿到的全日制学历就是第一学历。比如张三没读过小学,后来拿到全日制博士,第一学历就是博士研究生。

第三种:第一学历是第一次正式工作前的学历(签过劳动协议或交过社保前的学历)。比如张三普通本科毕业工作三年后考上清华研究生,第一学历是之前的本科;若他本科毕业后全职考研,五战上岸,第一学历就是研究生。

第四种:第一学历就是最高学历,只要是国家承认的最高学历,不管是成人学历还是一路考来的,都算第一学历。

我个人更赞同第四种,觉得更公平——只要国家承认学历的有效性、合法性,不管教育形式和提升路径,都该代表真实学历水平。

我对第一学历也有很深的感触:我高中辍学,打了几年工后自考成人本科,再考上全日制研究生并毕业。可我的第一学历是什么?是高中、硕士还是自考本科?问过教育领域的大牛和老师,有人说高中,有人说硕士,始终没有统一答案。

结合四种民间说法和教育部公告,能看出“第一学历”压根没有官方定义,说法全来自民间和招聘单位的筛选门槛。百度搜“第一学历”,能看到网友各种奇葩定义;连维基百科科普“第一学历”,引用的都是自媒体文章。

甚至还有“学历查三代,出身在本科”的说法。若认为一本以上才算“好出身”,今年1300万高考生里,只有约300万人能读一本,那近1000万人的“低学历”就差吗?那些中考分流后早早打工、没参加过高考的人,第一学历更“差”。

第一学历差就等于被判死刑吗?过分强调第一学历,本质是社会对学历的崇拜,也是企业因应聘者太多,强行设下的莫须有筛选门槛。但这会影响真正的人才脱颖而出,甚至拖累社会和企业发展。

把时间线拉长看,人一辈子几十年:7岁上小学,12岁上初中,15岁上高中,18岁高考。若高考就给学历定死局,像林冲、武松头上的金印永远洗不掉,那专升本的大专生、高考考二本三本却考上硕博的人、像我这样早入社会后再求学的人,他们的努力不就被抹杀了吗?

不是所有人从小都有优质教育资源,也不是所有人18岁就懂学历的重要性,大多人是经历社会“毒打”后才后知后觉。高考那一刻不该掩盖余生的光辉,至少自己不能这么想。我们该看到的是有能力、有担当、肯努力、愿向上的自己,而不是被大专、二本、三本的世俗学历框架困住的自己。

2019年华为招天才少年,张继本科毕业于三本的武昌理工大学。若按第一学历设门槛,他未必能进华为,但最终他靠能力获得青睐,文凭没挡住他。

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、博导高慧君,中专毕业,后来自考、考硕考博,最后留校任教——我当年自考,多少也受了他经历的影响。前阵子网上热议的“从厨师到大学老师”韩雷,中专学了6年厨师,之后自考专科、本科,再考上南开大学博士,毕业成了大学老师。

韩雷说,人生好比鱼香肉丝,咸、甜、辣、酸交织,才是人生之味。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:雄鹰从不担心脚下的树枝会断,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,而是自己的翅膀。
0
2025-09-10 22:01

0 个评论